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

智能手帶無助減肥

不少人會佩戴智能手帶等穿戴式裝置,記錄及分析運動數據,希望更有效督促自己做運動減肥。惟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研究,邀請470名18至35歲,過胖或超重者參與減肥計劃,參加者要依從低熱量飲食及勤做運動,一半人獲分派智能穿戴式裝置進行運動記錄,但最後該批人平均只減去7.7磅,較控制組的13磅少。


使用智能裝置卻減去較少磅數,負責研究的學者相信與科技令參與者過份專注於體能運動上,如會留意步行數量或運動時心跳率等,但有機會因達標放鬆飲食,可能會有今天做了更多運動,可以進食更多的感覺,導致減重效果減低。有關研究已於《美國醫學會雜誌》發表。












參考資料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60922/19777933
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,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,
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,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。

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

褲頭緊咗冇重到 中央肥胖死神到

以為出現「士啤呔」、褲頭緊了,但體重不變,便不用擔心?錯了!這意味你已有中央肥胖,隨時有心血管疾病、癌症等。

英國《鏡報》最近曾訪問健康專家,為大眾拆解對肥胖的誤解。健康專家指,分佈全身的是皮下脂肪,但集中在腰間的屬內臟脂肪,亦即中央肥胖,會加重內臟如肝臟、胰腺、腸臟的負擔。因此就算不是癡肥一族,也要留意腰臀圍比例(WHR),WHR的計算方法是腰圍/臀圍。如果男女得出的數字,高於1和0.85,便屬於中央肥胖,即身體儲存了大量內臟脂肪,隨時會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大腸癌等。


如何消滅中央肥胖?專家建議由改變飲食習慣開始。




(一) 減少進食精製碳水化合物
進食麵包、餅乾、蛋糕等食物後,如沒有做運動、便會轉化為葡萄糖、以脂肪形式儲存。因此應進食三文治、小扁豆沙律等來代替。


(二) 吃含有豐富奧米加三的食物
含有豐富奧米加三的食物,如三文魚、鯖魚、核桃等,有助身體排出多餘脂肪。


(三) 多吃含可溶性纖維食品
「菊芋多糖」(inulin)有助身體產生脂肪酸,令體內脂肪轉化為能量。「菊芋多糖」可於香蕉、洋蔥、蘆筍等食物中找到。


(四) 有充足睡眠
每晚睡覺最少8小時,這能有助促進新陳代謝,平衡體內血糖水平,減少對高糖份食品需求。











參考資料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china/20160828/55551363
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,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,
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,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。

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

無嘢係唔可能! 肥妹變索女過程全紀錄

新西蘭一名女子在1年內大減92公斤,她周四上載減肥期間身形變化的短片,感激所有人的支持,這段影片再次證明凡事肯努力便有成果。

25歲奧克蘭化妝師安達臣(Simone Anderson)在接受縮胃手術後一年,便成功減去92公斤,後來更接受切皮手術切除身上贅皮。她周四上載的短片再次顯示她的減肥之路走得一點也不平坦。

她寫道:「正正是兩年前我成立這個網頁,我決定大幅改變我的飲食、思想及生活方式,這是一段由169公斤(371磅)變77公斤(169磅)的旅程!」她承認自己在過程中曾感到氣餒,「有很多日子我想過放棄,回復至以前的生活方式,但我沒有」,她感激每一位支持及鼓勵她的留言。

安達臣上載的片段已經獲得近10萬次點擊,除了她的減肥照片外,她更上載了多幅美豔自拍照,顯示自己的生活完全改變。安達臣減肥前後判若兩人,她稱自己減少每餐份量,戒食加工食物,以及到健身室運動是成功的關鍵。













參考資料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international/20160904/55598212
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,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,
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,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。

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

女性早停經易患二型糖尿

更年期改變身體狀況,美國研究發現,女性低於四十五歲或超過五十五歲始踏入更年期,增加患二型糖尿病風險,需注意控制體重。首次月經來潮至停經之間理想年期是三十六至四十年,否則亦有較高機會患糖尿病。

更年期太遲 亦增風險

美國一所醫療研究中心分析十二萬多名婦女的數據後發現,四十五歲前停經的女士,較四十六至五十五歲始踏入更年期者,患糖尿風險高百分之二十五。若過了五十五歲才停經,糖尿病高風險亦高百分之十二。

研究員表示,女性踏入更年期後,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,會更有胃口、體脂比例增加、新陳代謝減慢,以及推高血糖水平。故應特別注意健康飲食及適量運動,避免過重,減低風險。

另外,研究亦發現,女性首次來潮至停經的可生育年期,最理想為三十六至四十年。不足三十年或長於四十年,患糖尿病風險分別高百分之三十七及百分之二十三。











參考資料: 東方日報
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,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,
應向自己的外科醫生查詢,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。